通过第一代农民工带回去的信息,“80后”农民工对城市充满了向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城市为坐标,更渴望以智力而不是体力在城市生存。他们很多甚至在城市里长大,已经不可能回到农村去了。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说,他们完全离开了农村,成为与父辈相区别的城里人了。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城市为坐标”,这句话说得相当在理:当农村“80后”在课本里感受城市的繁华与魅力的中小学时代,就已经在心底开始萌芽了对城市的无限向往,而当最终走出校园踏进城市的土地时,从内心感受到身体力行都已经把“城市”作为自己的目标。我们不能轻易地判断这种情况是好还是坏,我们只能以一种出于人道的关怀去体谅这些孩子的城市梦想。当然,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农民工子女,同样有一种对纯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或许,城市本身的诱惑力已经远远超过了“80后”农民工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而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存在方式,任何人都无法以外部力量来阻止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所以,尽管“学业不精,缺乏高等教育机会”的“80后”农民工表现出“再也回不到农村去”的心态,大家大可不必为其担忧。社会的进步需要交流,农村孩子进城或许正是一种有效的社会交流方式,只要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约束机制的原则下,不管是农村“80后”还是城市“80后”,都应该是社会进步的有力舵手。
可还是有必要提出来的是,因为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农村孩子在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并不是分完善,这与城市同龄人相比,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差距。完善农村进城务工青年的各种社会保障,责任应该是在政府方面。人总有生老病死,农村进城孩子的生存状态还是有很多地方式值得高度关注的。不可否认,这部分人也是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的,所以给予他们“市民待遇”丝毫不为过。
也许,大家都希望农村孩子能够安心学习,但是毕竟能够一直读下去的人占的比例相当小,而初中毕业就外出的孩子不论从哪个方面讲,都还需要进行引导。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未听说哪个城市专门为了维护和保障农村进城青年出台一部相关法规,就更不用说给予农村进城孩子“市民待遇”了。让人稍感欣慰的是: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了对初中毕业没有继续学业的孩子进行职业培训,使他们能够实现顺利就业,这无疑给了“80后”农民工一个积极的就业信号。
当然,“80后”农民工在若干年后,或许已经完全适应了城市环境,生活无忧,对曾经的家乡——可能对农村老家的眷恋变得淡然,而长期从事城市劳动的他们或许会对农村的劳作方式变得非常不适应,所以“再也回不到农村去了”。现在“80后”农民工完全就把城市当成了“家”,顶多是逢年过节会回老家看看,没几天就再次踏上返城的列车。但是我们要看到,单纯的打工,并不能成为大多数“80后”农民工在城市长期立足的生存本领,到了一定的时期,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要回到生育养育他们的那方故土,又会开始进入农村的劳作状态。
依笔者之见,“再也回不到农村去了”这中想法,我们只能看着是他们追求的一个目标,或者也算是他们的理想之一吧。追求优越的生活环境、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的目标之一。笔者认为:只要去奋斗,即使回到农村,也并非就一定要进行传统的农业劳作,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也并不一定要在城市。
作者:岳振